|

学校专题配音解说词
滇中腹地,高原水乡,以水的韵律托起一个在历史时空上划过一道伟大光芒的王国,把古滇文明发展到极致的巅峰。 吸纳山水之灵气,传承文明之光芒。县大街中学作为我县教育系统的一颗璀璨明珠,就座落在这历史与文化的坐标点上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在文化大繁荣,教育大发展中又一次实现了华丽的转身。 县大街中学是一所省一级初级中学,有着与共和国同龄的历史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。我们始终笃信“自强不息,厚德立学”的校训,矢志不渝地坚守着对教育的承诺。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,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,人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,讲普通话,写规范字,是时代的要求,更是个人魅力与品位的彰显。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地,必然又要肩负起这一时代的重托。 为此,我校决定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,创建“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”,以此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,推进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,推进学校整体的和谐发展。 一、创设氛围 共筑梦想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,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,是民族精神的写照。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高度重视,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、德育工作及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紧密结合;并主动申报省级“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”,积极迎接“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”。 走进校园,深厚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。“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成功者必定是努力的”彰显着大街中学师生特有的精气神。橱窗、文化墙书写的是方方正正的中国字,传承的是光辉灿烂的汉文化。就连楼道、教室、操场也成了传播语言文字的舞台:精美的宣传牌,让我们更近地触摸到了母语的温度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,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语言文字的气息,承载起育人的功能,树起一道无声而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。说好普通话、写好规范字梦想的华章早己唱响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。 二 、建立机制 扬帆起航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抓好示范教育的基础。按照《云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》和《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实施方案》的相关要求,我校成立了以校长黄绍和为组长的“规范语言文字”工作领导小组,并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。建立以“领导为龙头,教师为轴心,学生为基础”的“三级”语言文字规范化组织体系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“行政领导到班主任到学生”一条龙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。 学校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和相关的方针政策。使我们对规范语言文字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,更加自觉地按照“三纳入一渗透”的要求,将用语用字目标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、常规管理的全过程中。学校设立了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经费,确保了基础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。 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定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校本培训,安排骨干教师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拔高培训,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。在不懈努力下我校全体教师全部达到了二级以上标准。 三 、宣传发动 乘风破浪 要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,要先营造出浓厚的“规范语言文字”氛围。再树立意识,逐步形成内心理念,直到情感升华,最后让“规范语言文字”工作成为自觉行动。 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,学生用普通话演讲,铿锵有力。“展现青春,传播精彩”的“青春之声”校园广播激情飞扬,是校园的文化早餐。 2014年春季学期我校隆重举行“大街中学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启动仪式”, 全面拉开了 “语言文字规范化”的序幕,并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… “说普通话,写规范字,从我做起”,老师们率先垂范,并在“规范使用语言文字”的承诺仪式上庄重地签下名字。 推普形象大使的精彩演讲更是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,点燃了同学们对“规范语言文字”的热情。 随后同学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“规范语言文字”宣传活动。内容丰富的班级黑板报,字迹工整的手抄报,无不是学生们对“规范使用语言文字”心声的表达。 最具特色的是学以致用的“啄木鸟行动”。老师们批改作业时,认真查阅,用红笔圈出学生作业中不规范或书写错误的地方,并批注出规范的写法。推普形象大使们以身作则,全面净化校内用字,并建立长期检查机制。还走出校园走上街头,对店铺匾牌、广告牌和公共设施标志牌等用字中存在的错别字、繁体字、异体字、缺损字等进行拍摄、记录和专项纠错。 四、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 名校不仅在名师,更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。 (一)用语规范 教师是“语言文字规范”的主力军,课堂是“语言文字规范”的主阵地。学校坚持立足课堂,把“语言文字规范”工作从广处向纵深推进。 听,语文老师在用标准的普通话深情地朗读课文,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。以学生为主体,让他们乐于思维,敢于表达,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和表达能力。 艺术节上的语言类节目妙语连珠,主题班会上的发言见解独到,口语交际课上的争论激烈精彩,演讲比赛上的讲演激情满怀,诗歌朗诵会上的朗诵声情并茂,中华故事会上的故事娓娓动听……他们用流利的普通话描述着祖国的灿烂文化,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,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。 经典诵读课是“规范语言文字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。在诵读中让学生用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,养成知书达理、乐观向上和胸怀博大的气宇,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。 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2012年我校学生在县“‘平安杯’中华颂国学经典朗诵比赛”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,一个二等奖。2013年在县“‘中国梦·红土情·成才志’中华颂经典诵读比赛”中我校师生一同上台又一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。 (二)用字规范 “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,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的中国人”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目标。学校积极搭建平台,开展“三字一话”比赛,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,让教师们在历练中,提高文化修养,提升语言文字能力。 看!数学课上的板书,重点突出,书写规范。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的自觉意识 书法课上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、用笔方法和书写规律,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,并从中感受书法艺术的情趣与魅力。 “天道酬勤”,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也迎来了收获。近几年来,我校在各类书画展大赛中共获得100多个奖项。 五、星火燎原 普及推广 “规范语言文字”的星火要燎原,就要走出学校,走进家庭,走向社会,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普遍的社会意义。 老师走进学生家庭,鼓励家长用普通话、文明语与孩子交流沟通,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,共同培养“五会新人”。 推普形象大使们提出鲜明的口号“说普通话,写规范字,做文明人”。他们走向街头,发放宣传资料,提高了社会群众对“规范语言文字”的知晓率,使我校“规范语言文字”工作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拓展与延伸,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。 六、厚积薄发 展翅飞翔 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,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:2003年被评为云南省“绿色学校”、2006年被评为玉溪市“示范家长学校”、2001被玉溪市教育局授予“市级文明学校”、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“教育科研实验基地”称号、连续三年被评为玉溪市市级“文明单位”等。 面向未来,机遇与挑战并存,成功与艰辛相伴。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、鹰击长空的气势,走向新的征程。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解放思想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求真务实地工作,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,为学校的发展构建平台,定能筑起一个璀璨夺目的中国梦。
|
 |
暂无! |
|
|
|
 |
暂无! |
|
|
|
|
|